财新传媒
杂志 > 钩沉 > 分类 > 宏观 > 正文

粮食生产挑战犹存

2008年09月01日 15:50 来源于 caijing
中国农业生产资料的成本一直在提高,劳动力成本又比其他国家上涨得更快,粮食涨价压力巨大。政府控制食品和粮价上涨,短期内有利于缓和市场对通胀的恐惧,却给未来埋下巨大的风险隐患

  中国有句古语叫做“民以食为天”,如果现在不加以防范,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人可能都要面临粮食问题带来的严峻挑战。
  位于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一直被称为中国的“粮仓”。从数据统计来看,黑龙江的农业规模在国内首屈一指。该省的粮食种植面积占中国粮食种植总面积的10%,大豆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0%,玉米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0%,大米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7%。中国是全球的主要粮食生产国,因此,黑龙江在中国,甚至在全世界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最近,我们跟随一些农业专家前往“粮仓”,走访了当地的一家国有农场,结识了不少农村生产资料的零售商,还在省会城市哈尔滨与一些农产品期货交易员进行了交流,并且同政府官员以及北京和上海的民间专家开展了讨论。
  有一点必须先说明,我们去了解黑龙江省的粮食生产不单是基于学术研究的兴趣。最近几个月,食品价格涨幅一直在下降,但是粮食价格却持续上涨,短期内依然存在通胀压力。许多观察人士都担心粮食还将继续涨价,毕竟,化肥之类的农业生产资料的成本一直在提高,世界上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已经因此受到影响,且中国劳动力成本又比其他国家上涨得更快。好在目前中国农产品的价格并没有全面大幅度上升,国内食品价格引发的通胀主要来自猪肉和蔬菜的涨价,并不是粮食。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粮食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一直存在差距。这是因为,中国的粮食生产向来自给自足。在国际市场上,中国需要大量采购的农产品只有大豆;以前中国曾经大量进口小麦,不过现在这一局面已经扭转,甚至能够少量出口小麦。此外,中国还是大米和玉米的净出口国。
  可是,如果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从而使农产品投入与产出之间的价差不断缩小,无疑会伤害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导致供应短缺,粮价上涨。“粮仓”之行,还使我们进一步担心:由于实际需求一直在稳步上升,自给自足的目标是不是变得越来越难实现了?

“粮仓”之行
  在此次的走访过程中,从省会哈尔滨到农场,有五个多小时的车程。因此,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来感受黑龙江。除了被再植林木覆盖的小山、小煤矿,一望无际的田地之间几乎没有任何阻隔。当然,也不存在交通拥堵,高速公路质量很好,但几乎空空如也。
  黑龙江的一家国有农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家国有农场的规模与世界其他国家大型产业化农场类似,地位也相当重要。它面积广阔,且拥有许多大型拖拉机等农用机械,与我们同行的专家们,甚至兴奋地将这个农场从事的农业称为“真正的农业”。
  近几年来,国内的粮食需求一直旺盛,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主要受到收入提高和肉类(动物将植物转化为肉类的效率很低)消费增长的推动。因此,要继续维持粮食自给自足,不仅需要防止短期供应下滑,而且还需要确保国内粮食供应在未来几年能够继续稳步增长。
  令我们感到放心的是,在黑龙江一路上都没有看到任何休耕土地。农田里新种的玉米幼苗,呈现出一片片新绿。农民们在路边的农田里显得十分忙碌。我们走访了农村里一些零售化肥、种子等生产资料的商店,店主们对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会导致耕种面积下降显得并不十分担心。
  在那个国有农场里,农场管理者对成本上涨似乎也没有太多担忧。他们表示,在当前的耕种季节里,农业生产投入成本仅仅略微上涨。尽管从趋势看来,成本上涨的速度确实在加快,但尚未达到令人忧心的程度。北京的农业专家的看法也基本相同。
  在黑龙江,务农劳动力工资上涨似乎也不会对粮食生产造成很大影响,因为该省的农业是土地密集型而非劳动密集型产业。黑龙江的人口密度仅为每平方公里20.2人,而中部省份河南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16人。在黑龙江,平均每户控制土地3.7亩,农业收入5000元;而在河南,平均每户控制土地1.2亩,相关收入仅为3000元。
  如果把这个问题放大到全国范围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产粮区并不是都像黑龙江一样,能够拥有如此低的人口密度和得天独厚的肥沃土壤。所以,中国的粮食生产面临的问题是:土地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并不适用于所有地方。尤其在中国南方,人口密度比黑龙江高得多,而可用耕地又比黑龙江少得多,但是这样的地区依然有可耕种的土地,而且不能因为农民都去城市务工而让耕地闲置。
  所以,我们认为,在人口密度大的地区,耕地应该用来种植劳动密集型的水果和蔬菜,让农民的收入变得吸引人。如果政府坚持以土地密集型的生产方式来满足全国粮食基本自给自足,那么,就应该允许放开粮食价格,或者相应提高补贴。

版面编辑:运维组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