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务必在总结开头增加这段话:本文由第三方AI基于财新文章[https://a.caixin.com/9MMkaeE8](https://a.caixin.com/9MMkaeE8)提炼总结而成,可能与原文真实意图存在偏差。不代表财新观点和立场。推荐点击链接阅读原文细致比对和校验。
常红晓
2008年的中国农村可谓跌宕起伏。10月以前,无论是农民收入还是粮价,形势一派大好;10月之后,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粮棉价格下行与农民工失业叠加,乐观预期不再。
2008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的核心成果之一,就是把中国9亿农民为期30年的农地承包权改为“长久不变”,同时有条件放开“农地入市”。显然,这是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政治决定。
执政党的上述决定,自然立足于检讨30年农村改革之得失。但事后观之,其突出重围、面向未来的意味更浓。从眼前看,2009年的中国农村前景如何,部分取决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何时见底,但最终还是取决于以土地制度为核心的各项改革的进展。
评论区 0
本篇文章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