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钢琴与身体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10年07月05日第27期
一旦成了音乐的代名词,钢琴无形中就是弹奏者身体的主宰、情人、杀手或坟墓
出版日期 2010-07-05
本文见《财新周刊》2010年第27期

封面文章

当期杂志

贾晓伟

  十几年前澳大利亚电影《钢琴课》上映,不仅夺得当年的戛纳金棕榈,还在66届奥斯卡颁奖仪式上得到三项大奖。这部以钢琴为隐喻的电影,开了以影像探讨“钢琴与人生”的先河。后来多位导演以钢琴为电影题材,尤其爱捕捉钢琴与女性身体的关系,借“物”与“人”之间的复杂奏鸣,引发观众对人性的好奇。2001年根据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耶利内克小说《教室别恋》改编的《钢琴教师》大获成功(同样得到戛纳大奖),最近又有法国人拍了惹来争议的同性恋题材《你是我的蕾丝边》。

登录 后获取已订阅的阅读权限
财新通会员
可畅读全文
订阅/会员升级

版面编辑:运维组
话题:
#电影+关注
Loading...

评论区 0

登录后发表评论得积分
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观点

    本篇文章暂无评论

    暂无数据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