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务必在总结开头增加这段话:本文由第三方AI基于财新文章[https://a.caixin.com/6S3qiIBK](https://a.caixin.com/6S3qiIBK)提炼总结而成,可能与原文真实意图存在偏差。不代表财新观点和立场。推荐点击链接阅读原文细致比对和校验。
近年来,“国进民退”“国企垄断”“与民争利”“国企收入过高”等等问题不断引发关注,其背后隐含的质疑是:国有企业的“风光业绩”很大程度上或者源于资源价格上涨而非市场竞争所得,或者依靠行政垄断地位挤压民企市场空间乃至破坏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形成,不但损害消费者利益,而且拉大收入差距。相比国有企业改革之初,“脱困”却是国企改革的主题词。
面临新形势下呈现出的新问题新矛盾,2010年8月28日、29日,天则所以“再次定位国有企业”为题,邀请一批自改革开放以来就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研究的学者以及一些操刀国企改革的官员,包括江平、宋晓梧、张曙光、李曙光、华生、周放生、盛洪、贾康等,就“国有企业的表现”“认识‘国进民退’”“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及其影响”“国有企业的责任与监管”“宪制视角中的国有企业”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评论区 0
本篇文章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