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首页  | 《新世纪》周刊  | 《中国改革》
封面文章
最坏的私有化
最坏的私有化
本刊记者 卢彦铮 于宁 章涛 | 文
最坏私有化
更多详情
千疮百孔的交易
本刊记者王长勇、李增新、刘志洁对此文亦有贡献

  3月7日,一封宣告深航重大人士变动的信件,通过内部系统发到了所有深航在职员工手中。
  在这封题为《樊澄同志致深航全体员工的一封信》的信件中,刚在三个月前被委任为深航党委书记的国航副总裁樊澄说道:“3月6日上午,公司紧急召开干部大会,民航中南管理局刘亚军局长通报了李昆因涉嫌经济犯罪接受公安机关调查的情况,传达了上级领导的指示,决定由我代行总裁职责,并对深航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

或其虚假租赁

  “李这个人胆子太大,迟早会出事。” 熟悉李泽源的人士说道,至少在被捕前三个月,李已在警方的监视视线之内。
接近李泽源案的政府人士透露说,在主政深航期间,李泽源涉嫌以虚假的飞机租赁合同获得银行贷款,并将资金转至境外。这成为李泽源最终被捕的导火索。
  收购之后,深航随即提出“369计划”,即在未来三年至六年里,深航的机队规模将由原来的33架扩充到60架至100架,始发基地扩充到8至10个,力争用九年左右的时间把深航打造成国际一流的航空公司。在此计划下,深航开始大量购置和租赁飞机,李泽源则借此转移资金。这其中,西北租赁有限公司(下称西北租赁)充当了重要角色。
  ……

扩张的“坏账”

  来自审计方面的消息显示,李泽源带来的财务窟窿,并不止于虚假飞机租赁。
  2005年中收购深航后,由于尚属“保外就医”的刑期未满人员,李泽源并未出任深航实际职务。他最初依赖曾担任辽宁省葫芦岛市市长的赵祥出任汇润及深航董事长。但两人很快闹翻了,赵祥彻底退出深航,李泽源将儿子李默推向前台,并以高级顾问的身份直接介入,成为深航事实上的“老板”。
  深航内部员工表示,李的作派甚有旧时国企的特色,喜欢组织员工学习其各种讲话精神,但他是航空业的门外行,对于航空公司的运营并不了解。以其在深航09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为例,李泽源屡屡批评员工未能以深航为家,尽力服务,更不避讳地要求员工与地方政府搞好关系,但终其讲话内容,却并未对其声称已临困境的深航提出实际的解困之法。
  ……

扩张的“坏账”
财务之困

  “汇润收购之前,深航确实是一家好公司,连续11年盈利,即使在全国航空运输业普遍不景气、大多数航空运输公司亏损的情况下仍能盈利。”国航一位人士不无惋惜地感叹道。
  记者获得的一份06年建设银行对深航的信贷分析报告认为,从财务指标上看,“该公司稳健的经营方针及经营策略,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有良好的信誉,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事实上收购之后,深航仍是众多银行的重点客户。而深航推出“369计划”后,更对资金形成了巨大的渴求。
  ……

“关系户”李泽源

  “李泽源是一个靠关系网生存的人”,曾参与李泽源收购深航股权的人士评价说。而李泽源也不忌讳向员工传达他的“关系哲学”。在2009年讲话中他直接呵斥员工:“为了深航的利益,你们有没有尽心尽力,放下你那些臭架子,往上‘贴’一下,和地方政府的关系搞好一点?!”
  早在2005年收购之初,名不见经传的李泽源,即以“背景深厚”为众人道。
  ……

中间人李昆

  在此次因李泽源被查的人士中,深航总裁李昆无疑最为令人意外。在深航内部,李昆被称为“昆总”,他以职业经理人身份服务深航,拥有多年的航空业经验,在公司及业内均不乏口碑。关于他与李泽源不合之说,在深航内部,乃至熟悉两人的人士中,早不是秘密。
  现年50岁的李昆,早年就学于民航运输管理大专,后获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及澳门科技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博士学位,自1978年以来一直服务于南方航空公司(下称南航),官至南航常务副总经理。
  ……

借力打力
  在私有化深航一案上,被李泽源借力者,远不止充当“中介”角色的职业经理人李昆。
  为完成对深航股权的竞购,李泽源在05年3月匆匆成立了项目公司汇润。这家在深圳设立的公司,注册资本仅1000万元,由李宜时(即李泽源)、赵丽、秦畹江、宋祖玉四名自然人股东发起,其中李泽源个人持股89%,后三者在此后的一系列运作中并未现身。曾参与李泽源收购的人士指,李仅借用这些人士的名声为自己收购打点关系。
  ……
关系开道
  凭借对各种的关系“运作”,李泽源得以牢牢掌控深航。
  竞购失败前后,深航第二大股东国航曾向有关部门和部分媒体提供了大量材料,指证当时隐身在赵祥之后的李泽源才是收购的实际操纵人,且李背景复杂,素有案底。当时,舆论也对其收购资金能否如期到位及资金来源提出质疑,但这些情况并未引起足够重视。
  ……
怎样的未来?
  李泽源被带走之后,第二大股东国航已成为深航事实上的管理者,如无意外,对深航图谋已久的国航也终将把深航纳入囊中,一雪当年竞购失败之耻。
  国航董事长孔栋告诉本刊记者,在李泽源被控制后,监管层对深航有四个确保的要求,即飞行安全、正常运行、资产保全和深航的稳定。“在民航局的组织下,包括国航、中南局、深圳市人民政府以及司法机构,共同为四个确保努力,事隔三个多月,总体情况是好的。”孔栋说。
  ……
亿阳信通(600289)3月24日公告
  2010年3月22日出版的《新世纪》周刊2010年第12期(总第392期)上刊登“27亿空手收购”一文,该文中涉及亿阳信通股份有限公司的部分内容如下:“新华人寿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的资料显示,亿阳的资金也来自新华人寿。2005年5月27日,新华人寿从账外银行账户划给北京成中大厦房地产有限公司(即新华人寿保险大厦,下称:成中公司)4亿元。同日成中公司将4亿元划给亿阳信通(深航股权竞购的竞购方);2005年6月24日亿阳信通将4亿元还给成中公司。”
  公司董事会对上述报道内容高度关注,立即向财务部门以及有关管理层人员询问上述内容。经核实,公司从未以任何形式参与过深圳航空公司股权的竞购事项,亦从未动用公司的银行账户与北京成中大厦房地产有限公司或其实际控制的银行账户发生过任何金额的资金往来。
本刊记者 于宁 | 文

  时至今日,数位知情人士都指出,李泽源在深航的种种资金运作,均与2005年收购时的“资金窟窿”有关。
  2005年5月,汇润投资与亿阳集团以27亿元购得深航65%的股权。汇润投资承诺分三次付款,第一笔30%首付款(8.16亿元)如期到位;第二笔13.6亿元定于2005年国庆前支付,其余5.44亿元作为尾款最后支付。
  2005年国庆,汇润和亿阳又支付了10亿元,距约定的有3.6亿元差距。 汇润提出股权过户要求。遭国航反对,但此时深航第三大股东全程物流支持汇润,双方合计持股深航达75%,超过三分之二。在05年11月16日举行的深航股权拍卖后的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最终通过了股权过户的决定。此次股东会后,汇润和亿阳迅速完成股权过户,分别在深航持股55%和10%。半年后,亿阳又将股份悉数转让给汇润。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