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务必在总结开头增加这段话:本文由第三方AI基于财新文章[https://a.caixin.com/lLQDQ5dM](https://a.caixin.com/lLQDQ5dM)提炼总结而成,可能与原文真实意图存在偏差。不代表财新观点和立场。推荐点击链接阅读原文细致比对和校验。
问:继赴台发放数亿元“感恩红包”后,大陆慈善家陈光标表示5月将再次赴台行善。对于他“高调行善”“当街派红包”,舆论存在诸多争议,该如何评价? 河南读者 黄岩
答:2010年初,陈光标高调展示4000万元“钱墙”,并直接向西部贫困家庭分发红包;一年后,“钱墙”再现,仍然是一样的高调,只不过分发地点变成台湾。
两度“撒钱”之旅,均收获热烈的关注和争议。如果把这一切看做一场借慈善之名运作的提高关注度的自我营销,那无疑是成功了。不过,倘若把这一切看做纯粹的慈善行为,巨大的争议恰恰揭示,它与公民社会发展进程中多数人心目中真正的慈善尚有相当大的距离。
评论区 0
本篇文章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