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被寄予厚望的法学精英,却在本应成为公正之源的司法领域,蹈入腐败深渊。重庆市高级法院原副院长张弢,成为又一个悲剧人物。2011年春节前夕,他因受贿罪和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一审获刑死缓。
2003年7月,一份司法专业刊物刊登了张弢署名第一作者的文章。这位来自中国社科院的法学博士研究生分析了法官涉腐落马种种现象,建议对法官八小时以外活动加强监督。
诉讼法专业出身的张弢认为:由于没有建立任职回避制度,许多法官在出生、成长地任职,亲朋好友规劝、三亲六戚说情,都可能导致法官偏离正常的司法轨道。
昔日被寄予厚望的法学精英,却在本应成为公正之源的司法领域,蹈入腐败深渊。重庆市高级法院原副院长张弢,成为又一个悲剧人物。2011年春节前夕,他因受贿罪和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一审获刑死缓。
2003年7月,一份司法专业刊物刊登了张弢署名第一作者的文章。这位来自中国社科院的法学博士研究生分析了法官涉腐落马种种现象,建议对法官八小时以外活动加强监督。
诉讼法专业出身的张弢认为:由于没有建立任职回避制度,许多法官在出生、成长地任职,亲朋好友规劝、三亲六戚说情,都可能导致法官偏离正常的司法轨道。
评论区 0
本篇文章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