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海上石油亡羊补牢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11年第39期 出版日期 2011年10月10日
渤海溢油事件仍未了结,重新审视中国海上石油对外合作模式及监管体制刻不容缓
为提高采油效率而采用短视的开采手段,在石油界被称为“掠夺式开发”。图为渤海漏油在河北省乐亭县浪窝口留下的油污,污油导致当地扇贝死亡率高达70%。巩志宏/新华社
出版日期 2011-10-10
本文见《财新周刊》2011年第39期

封面文章

当期杂志

《财新周刊》 记者 王小聪 王晨
 

  渤海蓬莱19-3油田溢油事件,沸沸扬扬已经近四个月。在过去一个月里,溢油不止,责任未明:中国国家海洋局时不时发布监测报告,声称每日有大约几升的溢油量,油田作业者美国康菲公司则在网站上发布信息,披露最新的封堵和收油措施。

  双方各说各话背后,是中国海上石油对外合作模式的窘境。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称中海油)作为中国海上石油对外合作专营权行使者,同时身为康菲的合作伙伴,面临着双重身份冲突——如何平衡国家、公众利益与自身商业利益的得失。

版面编辑:邱祺璞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