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欧债危机中国策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11年第46期 出版日期 2011年11月28日
政治上要可行;经济上要评估风险与回报;参与方式要以我为主,避免被动
出版日期 2011-11-28
本文见《财新周刊》2011年第46期

封面文章

当期杂志

高占军

  三年前美国金融危机水深火热之时,国内曾热议是否应继续购买美国国债。不少人认为购买美国国债是拿中国的资源帮助美国,不应该。

  笔者当时的看法是,中国购买美国国债既是理性投资,也是全球金融合作所必需。如今再看,购买美国国债帮到了美国,但实际上更帮了自己;试想,那时如果意气用事,大举撤出美国国债转投欧债,结果难料。

  有意思的是,三年后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同样的场面再次出现。“救助”两字频繁被提起。

  当然“救助”字眼应慎用,“协作”、“帮忙”靠谱些,有原则、不盲目、有甄别地帮一把,当然不完全是为了友谊,背后是利益。而即便是帮,也得人家主动请求才好。所以面对欧债危机,头脑要冷静。要知道,中国也买了很多欧债。若按20%比例估算,外汇储备购买的资产中,有6400亿美元是欧洲债券,占欧洲主权债务的10%左右;中国的银行业也持有一些,如中国银行自己说不超过5%,但银行业整体情况不详。除此之外,中国对欧洲还有其他投资,包括股权和实物资产。这些风险敞口要得到仔细的甄别和妥善的安排,做好对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动态评估和调整,尽可能降低风险,稳定回报。这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这才是中国最紧迫的国家利益,这之后才谈得上别的。

版面编辑:邱祺璞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