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封面报道】高铁国产化幻觉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12年第26期 出版日期 2012年07月02日
2万亿高铁市场换技术,换来的到底是按图制造能力还是核心技术?
两列动车在京津轨道线上相遇。2006年11月,国内第一条新建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项目招标,西门子为首的德国企业中标。
《财新周刊》 记者 王晨 谷永强

  “市场换技术”的说法最早来自汽车工业,集大成于高铁。

  上世纪80年代初,因中国需要进口一批轿车和轻型卡车,时任中汽总公司董事长饶斌提出,进口汽车同时应要求外方无偿提供相关技术,以促进中国汽车工业提高制造和开发能力。此后,中国又开放汽车市场,允许跨国厂商来中国合资设厂。“以市场换技术”逐渐铺开,成为中国提升工业制造能力的一条重要路径。

  在铁道部前部长刘志军时代,中国在高铁建设中以市场换技术曾是被广为宣扬的一大成就——中国人只用了七年时间就造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高时速的火车,为此仅花了23亿元的技术转让费。这反过来也成为力主者如刘志军等推动中国大力发展高铁的一个重要理由。

版面编辑:邱祺璞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