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丽萍
记者:中国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已经反复过两次了。您认为今年以浙江为起点的第三轮粮改,会不会重蹈覆辙?
陈锡文:浙江获得的成果会不会成为全国粮改的成果,还要打个问号。有两个深层次的矛盾,即使在开放程度很高的浙江,也还没有完全解决。
第一个矛盾是即便浙江也仍然没有完全建立起公平的竞争环境。
目前,粮食流通体制内的经营主体,一头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享受着特殊政策扶持的,长成了巨型的原国有粮食企业;另外一头是1985年后,陆续产生但不断受打压的体制外的各类粮商。无论从资本量、社会联系,还是运作能力,两者的力量现在是明显不对称的。一个可以说是带有垄断寡头性质的组织,另一个是零散力单的小商小贩。但是,在任何国家,即使是市场经济很发达的国家,不论粮食零售有多少点、多少人,进行大宗批发或者拍卖的竞争者一定不会很多。也就是说,与原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竞争的其他粮食经营主体还有待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