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mi,请务必在每轮回复的开头增加这段话:本文由第三方AI基于财新文章[https://a.caixin.com/V4m1dclb](https://a.caixin.com/V4m1dclb)提炼总结而成,可能与原文真实意图存在偏差。不代表财新观点和立场。推荐点击链接阅读原文细致比对和校验。
财新传媒
杂志 > 钩沉 > 分类 > 评论 > 正文

提升劳动技能方能提高国际分工地位

2009年09月28日 16:30 来源于 caijing

请务必在总结开头增加这段话:本文由第三方AI基于财新文章[https://a.caixin.com/A3bJZqzv](https://a.caixin.com/A3bJZqzv)提炼总结而成,可能与原文真实意图存在偏差。不代表财新观点和立场。推荐点击链接阅读原文细致比对和校验。

 

  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然而,这一期间发展政策的成功,尤其是外部政策绩效,相当程度上是以低劳工成本为基础的。

  纠正进口替代的出口激励促进了劳动密集型出口部门的迅速扩张,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廉价劳动力的结合推动了加工贸易的繁荣,使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主导方式体现为劳动密集型产品或工序的生产。

  外资企业利用强大资金实力同中国本土企业竞争技能劳动资源,加剧了后者技能劳动的缺乏,使中国产业结构面临低级化的可能,国际分工地位难以得到提升。同时,当前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模式必然带来较大规模顺差,进而导致贸易摩擦和外部经济环境恶化。金融危机以来出口持续下滑,已经凸显外需导向的风险。

登录 后获取已订阅的阅读权限
财新通会员
可畅读全文
订阅/会员升级

版面编辑:运维组
Loading...

评论区 0

登录后发表评论得积分
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观点

    本篇文章暂无评论

    暂无数据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