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财新通行证

给大学“减负”

2012年08月01日第8期
附加给中国大学的责任,应该逐一“减负”。政府管理得少了,干预得少了,大学才有希望
特约作者 马勇

  中国的大学教育在过去20年,整体质量呈下降趋势。单不论60多年依然没有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不论大学扩招大幅度稀释大学水准,仅以今日大学毕业生与10年前、20年前大学生相比,大学生知识面从来没有现在这样狭窄,大学生自治能力从来也没有现在这样低下。而且,家境稍好一点的家庭都会让孩子出国留学,而不让子女在国内接受大学教育,这意味着高等教育尤其是本科教育失去了吸引力。

重构学术共同体

  大学教育原本就不是中国本土特产,舶自西洋。如果从1898年创办京师大学堂算起,中国大学的历史不过110年,除去战争与内乱耽搁,中国大学的历史至今不过百年。如果再仔细区分,有晚清最后10年的草创,有“民国前半程”的积累,有“民国大陆后半程”的辉煌,属于今天大陆大学的历史只有60年。60年中前半段自1952年片面学习苏联,基本上丢弃了中国大学此前费尽艰辛建构的高等教育体系。又经过14年发展,“文革”期间,高等教育几乎被全部摧毁,大学停办。直至“文革”后半段,方才部分恢复大学教育,由基层推荐,形成人类教育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工农兵大学生”,其使命是“上大学、管大学、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1977年,邓小平扭转乾坤,恢复大学正常招生,中国的高等教育终于迎来了一个常态发展期。

登录 后获取已订阅的阅读权限
财新通会员
可畅读全文
订阅/会员升级
您正在阅读
给大学“减负”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恭喜 购买成功
有效期:-
您可在 个人中心 - 我的权限 - 单篇 找到购买的文章
您正在阅读
给大学“减负”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限时优惠,共可读 1 篇相关稿件

我已订阅,切换账号登录
您已经购买了 次单篇文章
订阅后阅读更优惠
日更新文章超50篇 每篇文章不到5分钱


版面编辑:冯仁可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最新财新周刊|奢侈品寒潮

2025年04月13日

权威专家:宏观政策还有充足空间 按需要和外部影响动态调整

2025年04月13日

华北局地刮15级强阵风 北方沙尘南下影响海南岛

2025年04月13日

专题|特朗普关税战巨震

2025年04月12日

{{最新周刊导播|重搭全球供应链、奢侈品寒潮、券商业绩乍暖,世界经贸格局将如何重写?

2025年04月13日
财新移动
发表评论得积分
收藏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