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信息技术助推民主进程

2013年11月01日第11期
科学技术不光是“第一生产力”,也已经是“社会进步的第一推动力”
特约作者 陈利浩

  社会的规模和成员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决定着社会的民主种类和进程,而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升了社会成员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互相沟通的效率,使得把“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相结合具备了技术可行性,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的 “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的要求,有望得以加速实现。

“代议制”的利弊

  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属于“代议制”形式的间接民主制度。“代议制”取代直接民主有其历史必然性。首先是社会规模。现代民族国家地域辽阔、人口剧增,没有一种技术方式能让居住分散、人数众多的全体公民可以像在希腊城邦那样直接讨论、决定主要的公共事务,只能通过选举出来的代表。其次是社会成员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涉及的公共事务日益复杂,对其进行判断、讨论、决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公民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缺乏面对公共事务的普遍能力,只能通过选举出来的“精英阶层”来决定和治理。第三是群体之间的制衡:随着社会阶层的增多,公民的同质化程度越来越低,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化。直接民主的结果只能是“赢者通吃”,而通过代议制,各利益群体都可以选出自己的代表,在代议机构中进行博弈、实现制衡,最大程度地避免“多数人的暴政”。


版面编辑:邱祺璞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