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财新通行证

信用、支付和流动性

2014年06月01日第6期
当整个社会的资产价格被信用过程带到一个不能由社会可交易的现金支撑的水平,社会就出现了资产的泡沫化。应对金融危机离不开政府,所用措施必然是以货币主义的形式贯彻凯恩斯的逻辑
特约作者 乐平

对金融危机反思不足

  对于本轮全球金融危机的评述已如过河之鲫,但对于这场危机的研究仍显单薄和片面。许多问题的回答似是而非,许多问题之间的关系没有彻底厘清。我们似乎明白了许多,但仔细一想,又似乎没有明白任何新的东西。这种状况无助于今天和未来。

  在三个基本的问题上,没有看到让人信服的回答:1.危机为什么会发生?2.为什么发生发展的过程会有如其所示的特点?3.如何评价采取的对应措施及后续影响?

  已有的研究,虽在不同的层面揭示了危机的原因,却没有给我们展现一个当今金融世界的基本面貌。就像我们虽然有环游世界的经验丰富的水手和多彩见闻,但没有人画出一幅世界地图,也没有人说出地球是圆的。同样,一些重要的线索被忽略,比如:为什么是流动性先出问题?为什么个体公司的风险管理措施准确到位,却仍然不能避免生死抉择?为什么不到整体未偿债务5%的次级贷款,竟然会引起这么大的冲击? 为什么从实力充沛阳光明媚的市场环境到暴风雨之夜的转换是如此之快,似乎危机的发展先是传导,而后突然爆发?为什么起初的挽救措施,都似螳臂当车,生效甚微?这些现象都含蓄地指向一个今天金融世界的基本结构,但这些线索被当作无足轻重的细枝末节而忽略。最后,如何理解危机的应对措施,为什么宽松货币是引起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仍然要用宽松货币来拯救?为什么这种救赎的效果和副作用和批评家们预期的不同?

登录 后获取已订阅的阅读权限
财新通会员
可畅读全文
订阅/会员升级
您正在阅读
信用、支付和流动性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恭喜 购买成功
有效期:-
您可在 个人中心 - 我的权限 - 单篇 找到购买的文章
您正在阅读
信用、支付和流动性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限时优惠,共可读 1 篇相关稿件

我已订阅,切换账号登录
您已经购买了 次单篇文章
订阅后阅读更优惠
日更新文章超50篇 每篇文章不到5分钱


版面编辑:邱祺璞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特朗普缓征90天后,全球课税大局下一步怎么走?

2025年04月10日

中美航线大量货轮货机停航 出口商暂停大部分货物发运

2025年04月10日

美国名校部分留学生签证缘何被撤销?|教育观察

2025年04月10日

专题|特朗普关税战巨震

2025年04月09日

特朗普宣布对中国造船舶和港机征税 中方称霸道做法不得人心

2025年04月10日
财新移动
发表评论得积分
收藏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
App 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