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逆差加剧助推美国金融危机,这一事实再次说明一点经济学常识:过度外部失衡会有潜在风险。问题在于,美国作为经济学领域“超级大国”,经济学名家与大师无数,怎会在外部失衡常识学理上看走眼,结果被金融危机狠狠偷袭了一次?简单回答是:不是没重视,而是有误判。
2004年至2006年前后美国外部不平衡空前加剧,中美经贸领域镜像关系凸显,美国对此很是关注并出现了几方面争论:如何看待外部失衡扩大?如何看待中国开放宏观景气行情?美国宏观政策如何应对?当时美国学界和社会主流意见大体有两种代表性观点。
外部逆差加剧助推美国金融危机,这一事实再次说明一点经济学常识:过度外部失衡会有潜在风险。问题在于,美国作为经济学领域“超级大国”,经济学名家与大师无数,怎会在外部失衡常识学理上看走眼,结果被金融危机狠狠偷袭了一次?简单回答是:不是没重视,而是有误判。
2004年至2006年前后美国外部不平衡空前加剧,中美经贸领域镜像关系凸显,美国对此很是关注并出现了几方面争论:如何看待外部失衡扩大?如何看待中国开放宏观景气行情?美国宏观政策如何应对?当时美国学界和社会主流意见大体有两种代表性观点。
[《财新周刊》印刷版,按此优惠订阅,随时起刊,免费快递。]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限时优惠,共可读 1 篇相关稿件
版面编辑:邱祺璞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