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杂志 > 钩沉 > 分类 > 边缘 > 正文

医疗服务的经济学

2000年07月05日 00:00 来源于 caijing
医疗服务的低劣质量和大量医患纠纷所揭示出来的“医
  院风险”让我们每个消费者不得不严肃地询问:有病,是治?还是不治?这已经成了中国人的一个生存问题。这个问题的经济学分析表明,为了改善医疗服务的质量我们应当:(1)按照服务的种类、风险和责任拉开医疗服务的价格与报酬档次;(2)以公共开支扶持独立于被评审医院和医务部门的专家鉴定机构;(3)鼓励医师流动及“合伙人”制度,通过自由竞争和独立评审机制逐渐形成医院和医师组织的级差系列;(4)在公共政策中设立与此相应的各种支撑体系,例如法律、社会保障和保险机制。
  假设患病时刻患者生命的价值为L,死亡的概率为P0,再假设患者去某医院就诊并获某医师治疗(努力程度为e)从而可以将死亡概率改变为P(e),则患者就医所得到的潜在价值是L·[P0-P(e)]。如果这一价值大于患者就医的成本C——往往是e的函数,治病就是患者理性行为。问题在于:(1)体制方面的障碍可以破坏C与e之间的联系,使医疗费用与医疗努力之间完全没有敏感的相互依据关系;(2)当就医的成本极低时,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极大地超过供给,并且在非市场条件下形成需求方的“排队配给”现象,而在排队配给的资源配置方式中,医疗资源一般不按照病的严重程度即LP0在人群中加以分配;(3)当医师的努力程度e不敏感依赖于患者支付的费用C时,医疗服务的效果不必定降低死亡率,例如可能出现“越治越糟”的情形,即P0在市场条件下,就医的好处B=L·[P0—P(e)]对努力程度e的变化率,而医疗服务的边际效益也可以表示为价格的函数——如果医师的努力程度敏感依赖于价格的话。
  关于患者支付的费用C,即便在成熟市场社会里,也存在非常复杂的情况,例如医疗保险机制,故我们姑且认为C只是部分地依赖于e(还依赖于疾病的性质和保险公司的费率设定)。于是便可以有边际成本 MC,并且不妨假定这一成本随着努力程度的增加而上升。综合成本与效益两方面的情况就不难理解图示的理性选择——医疗服务的均衡价格r*。
  对MC与MB在中国社会的情形做更详尽的分析,可以得到本文开头的若干政策结论。■
  (注:文中包含医疗服务的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两个公式,因无法在网上显示,故略,详见2000年7月号)

版面编辑:运维组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