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杂志 > 钩沉 > 分类 > 财经观察 > 正文

还原历史

2005年05月08日 16:58 来源于 caijing
  “窗外是江南盛春的明艳,52岁的蒋兴荣在显得有些阴暗和凌乱的客厅里接待记者。没有寒暄。他面容黝黑,衣裳破旧,动作敏捷得近乎突然;闻及记者来意,他顺手拉开身旁一张老式木桌的抽屉,随便翻了翻,便摸出两张折叠着的油印纸片,已经暗黄、破旧,残缺不全,标题‘关于村办塑料厂股份制的具体实施协议’上面,一枚红色印章令人心悸。”
  这是二下苏南时,在当日的采访札记上记下的一幕。
  如果说起步于约15年前的苏南乡镇企业改制经历了跌宕起伏,本期封面文章的采写也可称“命途多舛”。最初的构思始于“上个世纪末”,在一次学界与媒体的迎新聚会上,一位经济学家在分析年度形势时,以浙江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对比曾被誉为“苏南模式”的地方集体经济的兴衰。的报道题目亦由此而生。
  春节刚过,记者便初下苏南,扎入浩如烟海的文史档案和当事人的回忆之中。遇到的困难是始料未及的。除了题材重大、涉及层面广泛,15年来仍有颇多尘封的往事未能完全解密。那场最初出于基层自发实践的产权变革,轰轰烈烈而又悄无声息,这种历史氛围甚至让人感到弥漫至今。
  回到北京,在试图连缀历史时,才发现尚有许多空白存在于史实的连接处。编辑部便派记者再下江南。初次踏访时江南大地还写满了寒意,此刻却已是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了。
  再次与苏南接触,可以说是速写基础上的精绘。我们试图将立足点定为“还原历史”,也力求以今天的经验于历史中求解。但我们也深知,历史是不可还原的,历史的意味更不可阐释。所以,我们宁愿认为我们只是在讲述一段往事,一则关于昨天和今天的寓言。
  本期封面文章连续采写时间约50天,采集新闻素材高逾一尺,录音带30余盘,胶卷近40个,采访直接费用数倍于日常平均成本。在写作最紧张的时刻,记者因过于疲惫神情恍惚,竟将重达20余公斤的文字和录音材料遗失在北京的出租车上,编辑部若干人等一度近乎精神崩溃,幸遇好心的司机完整送还。
  是为《苏南寓言》脚注。■
  
  

版面编辑:运维组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