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杂志 > 钩沉 > 分类 > 经济学家 > 正文

贝拉维许:油价何时回归

2006年02月20日 00:00 来源于 caijing
在未来10年至20年内,石油价格将从云端被拉回地面



  2006年1月,原油与成品油价格又一次上升,逼近了2005年的最高点。虽然2月初价格有所缓和,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仍然挥之不去——最近的价格上升,有多少是来自基本面?有多少是由于特殊因素,比如伊朗核危机的影响?情况何时才能有明显的好转呢?
  不幸的是,在短期内油价更可能上升,而且这是出于强劲的基本面因素,即能源需求的增长快于能源供给的增长。未来两年内,虽然可以预期情况将有所改善,但基本面不大可能改变。
  首先,2006年全球GDP增长预计将略快于2005年。世界各地区都会有高于预期的增长,其中最富戏剧性的是中国的情况。中国2003年至2005年平均增长率估计值已经达到了10%,而且增长趋势值也比早前的估计要高。我们知道,中国的能源需求在过去三年石油价格的稳步上升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强劲的中国经济增长前景,无疑意味着石油市场会成为卖方市场,能源市场价格亦将居高不下。
  与此同时,尽管有证据表明能源市场供给和石油储量都在缓慢提高,但仍然无法满足需求的快速增长。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非常乐于看到目前油价居高不下并继续飙升的状况,就算有能力,他们也不急于扩大生产;而无论是非OPEC国家的石油还是北美的天然气,其供给状况都难以令人满意。
  在这些市场基本面的基础上,鉴于美中两国的需求增长开始稍微趋缓,储量也有所增加,我们有理由相信,油价将于2006年一季度在达到每桶64美元后逐渐下跌,并在年底降至每桶60美元。这种市场状况若能在未来数年中逐步放缓,则石油价格将在2010年回跌至每桶50美元。
  不幸的是,石油市场中的恐慌情绪,随时可以将油价提高5至10美元,甚至更高。在每一轮恐慌中,石油价格都会飙升然后跌落,却很难回到其原来的价位上。
  目前的市场“过敏”是由一系列事件触发的,尤其是最近的伊朗核危机。许多分析家都担心西方国家会进行石油禁运,而伊朗可能会减少石油出口。伊朗占OPEC产出的11%左右,对其出口的任何破坏,都可能在几个月内将石油价格推至每桶100美元。
  石油市场供不应求时的情况,在很多方面都与其他商品差别不大。使石油市场区别于其他商品市场的,是OPEC所扮演的角色。按照我们估计的近期到中期的走势,随着石油市场持续供不应求,OPEC的生产份额越来越多,该组织将稳坐钓鱼台。当然,OPEC抬高石油价格的持续时间越长,其权势一朝跌落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商品价格的历史告诉我们,供给方与需求方的反应迟早会将石油及其他商品的价格从云端拉回地面。不过,市场分析家们仍被困在悲观的怪圈中,并将现在的趋势推及遥远的未来;许多人甚至预测了一个包括石油在内的自然资源都被耗尽的可怕前景。这让我们想起,19世纪早期托马斯马尔萨斯就曾预言人口增长将高于食物供给增长;1862年斯坦利杰文斯,一位当时极具声望的经济学家,宣称英国的煤将于1890年耗尽;当然,还有20世纪60和70年代罗马俱乐部预言自然资源短缺将在未来几十年间阻碍世界发展;以及1980年一位石油市场分析家断言油价将于1985年涨至每桶85美元。近年来,又有“石油产量峰值”(peak oil)论的支持者声称石油将在几十年间耗尽。这些预言家无不忽略了技术变迁带来的需求改变,生产力的提高,以及能源和其他原材料的替代性供给和替代品的出现。
  在长期,由于技术的进步,那些使得油价居高不下的约束将不复存在。在未来10年到20年内,高油价所带来的石油供给和需求的反应必将再现。从供给方面看,油价走高的持续时间愈长,油价愈可能下跌,兴许还分外可观。在油价高企时,长期以来受到鼓励的其他能源,比如沥青砂、油页岩、氢、核能、太阳能等会愈发可行,而且技术的进步必将降低石油和天然气使用的边际成本。最后,技术也将对需求产生重大影响。我敢打赌,未来40年中国和印度汽车需求的大幅上升,将极大地提高这些车的能源利用效率——不要忘了,它们中大部分都将是新车!
  尽管从任何角度都很难预测油价将于何时再次降低,但我们仍然期待其在十年或者稍长的时间内发生。历史已经告诉我们,市场的力量对商品的影响总是卓有成效的——尽管常有时滞,偶尔也“报复”一下。■

版面编辑:运维组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