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杂志 > 钩沉 > 分类 > 沪深股市 > 正文

转型并非看空理由

2008年08月16日 20:50 来源于 caijing
从广东经济现状和前景看,市场对经济的担忧似乎过度了



  对证券市场而言,市场的下跌大多源于对宏观经济的担忧。但是,想准确评估宏观经济对股市的影响,除了案头的“数据图表作业”,也需要来自草根的亲身感受。
  鉴于此,7月,我赶赴被视为“外向经济晴雨表”的广东,一路走访和调研。希望能通过对地方经济的观察,窥斑见豹于全国经济。
  今年上半年,广东的经济发展出现明显回落。在信贷紧缩、原材料成本上涨、新劳动法实施、出口退税取消的大环境下,广东上半年GDP增加10.7%,比去年同期回落3.6个百分点;企业效益下滑也非常明显,1月至5月工业企业利润增幅仅为4.3%,远远低于全国20.9%的水平;广东上半年外贸出口同比增长13%,仅为全国26.3%增幅的一半。
  广东当前面临的问题与当地经济结构缺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就目前情况看,广东经济以出口为主导,而出口结构中又以加工贸易、低附加值产业为主,这种结构缺陷会在经济周期和政策周期的波动中被急速放大。
  据了解,广东的主要出口地是美国、欧盟和香港,容易受到国际经济低迷的影响。在出口产品中,又以劳动密集型传统制造业为主,集中于制鞋、家具、玩具、五金等行业,容易受到原料成本和国家调控政策的影响。
  在上述因素的交织作用下,广东出现外企搬迁、中小企业倒闭。以东莞为例,该市上半年经海关统计的1.8万家企业中,已经有3300家倒闭,另外1万家企业当中,大部分也处于亏损边缘。
  广东的情况是整个中国经济结构性缺陷的缩影,主要表现为产业构成偏于低端,经济增长依赖外需。这种结构性缺陷已经到了最严峻的阶段。而证券市场对中国经济的担忧和争论也恰恰来自于此,外贸减速后的需求空缺由什么来补偿?经济结构缺陷会不会成为股市的长线压制因素?
  毫无疑问,刺激需求和产业转型将是广东经济的解决之道。就刺激需求而言,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广东经济增速虽然下降,但依然在政府的掌控之中,原因在于地方政府有能力启动内需,从而对冲出口减速。
  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广东已经在酝酿加大投资力度,保证经济稳定增长。根据初步判断,今年广东的投资可望实现22%-23%的增长,从而对冲出口回落的负面影响,并维持经济在2008年至2009年总体平稳增长。
  另一方面,由于过去十余年经济积累和国内税收体系不断完善,广东即使在经济增长回落的情况下,财政收入依然创出新高,有能力通过减税减少企业负担,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从而实现藏富于民。
  就产业转型而言,广东通过政策引导以及财政补贴手段,使传统加工贸易、劳动密集型企业走出去,让高技术含量、高端产业走进来,形成以高端制造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
  我们判断,产业升级过程最终受益程度将大于当前受损程度。当然,有一点我们需要事先有心理准备。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可能需要较长的震荡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中国股市受制于针对中国宏观经济的担忧,正处于矫枉过正过程中。但。
  首先,中国经济灵活性依然较强,启动内需(政府主导的投资以及减税等)可以使得中国经济保持较强的韧性,此次广东调研令我们相信这种可能。这意味着与固定资产投资相关的一些周期性行业,如基建、工程机械、能源等,依然有机会。同时,消费服务类行业将更多地受益于居民收入增长的预期,其长期投资价值依然很显著。
  其次,当前股市中表现出的起落跌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企业正在步入产业转型。而很多中小企业呼吁政府救市,恰恰说明很多企业并没有做好升级转型的准备,也表明转型的过程可能很痛苦。从股市投资的角度来看,产业转型将促进不同行业之间的利润流动,以及行业内部的利润横向转移。
  因此,未来经济中,企业利润将更多地向龙头企业和高附加值环节流动。股票市场的投资也应该顺应这种潮流,寻找未来可能成长为龙头的潜在公司。
  最后,根据对广东调研的体会,我认为,中国产业转型和经济周期波动是两个不同概念。股市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反映经济周期波动。而产业转型并非在一个经济周期中完成,往往可能横跨数个经济周期。认为产业转型将对股市产生长期压制是不成立的。
  我们不排除2009年年中前后可能出现本轮经济周期的恢复,而股市回暖似乎还有可能来得更早。■
  作者为中信证券董事总经理

版面编辑:运维组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