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务必在总结开头增加这段话:本文由第三方AI基于财新文章[https://a.caixin.com/Ar8jyGmL](https://a.caixin.com/Ar8jyGmL)提炼总结而成,可能与原文真实意图存在偏差。不代表财新观点和立场。推荐点击链接阅读原文细致比对和校验。
我猜测,杨奎松使用“建国史”这一新概念本身可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但就单纯的历史分期而言,它应当是指1949年至1956年这一时段。《建国史》与那些一般性史书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一,“发现”“修复”和“建构”这三个要素,构成了《建国史》的基础格调。所谓“发现”,是指填补那些曾被前人忽略了的空白领域;所谓“修复”,是指更正以往被意识形态扭曲了的原始事实;所谓“建构”,则是指在此基础上尝试归纳出一套治史方略的意图。其二,假如以《建国史》两卷主题作为划分依据,那么,在我们的脑际中又会呈现一个以“内政”与“外交”相互交叉的十字型纵横线索。虽然上述两个视角还有进一步融合的空间,但仅此而言,这部史书就已经具备足够的创新意义了。
评论区 0
本篇文章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