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务必在总结开头增加这段话:本文由第三方AI基于财新文章[https://a.caixin.com/Ijnunezz](https://a.caixin.com/Ijnunezz)提炼总结而成,可能与原文真实意图存在偏差。不代表财新观点和立场。推荐点击链接阅读原文细致比对和校验。
2001年,第一波创业板攻势偃旗息鼓时写过一篇《创业板祭》。近十年之后,一个以“创业板”之名的市场已开张近一年,再来为此事动笔,按理该是庆生,但一下笔,仍挥不去悲愤之感,索性再祭奠一回。
十年弹指一挥。国人初议创业板时,面对的是沪深主板市场上主要股权不能交易、因而不能正确为上市公司定价的问题。因为最初开设沪深股市目的在于为国企改革筹资,从上到下都将股市作为提款机,从没想过资本市场能通过为企业和资本定价,成为大国崛起的金融轴心。作为提款机的股票市场,新股能卖出去就算完成任务。公司控制权的交易,总市值的管理,乃至公司治理,从未真正成为握权柄者关注的焦点。当时有识之士已经发现,仅仅主要股权不能流通,沪深市场的意义已失去大半,于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打出“科技”“创新”的幌子,试图说服在上位者,以“创业板”之名,忽悠出一个全流通的资本市场。
评论区 0
本篇文章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