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舒立观察】9·11背后的历史潮流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11年第36期 出版日期 2011年09月12日
历史的机遇来自于“冷战”秩序瓦解而不是9·11,自然也不会随着美国走出9·11阴影而消失
出版日期 2011-09-12
本文见《财新周刊》2011年第36期

封面文章

当期杂志

  在9·11十周年来临之时,美国战略界对这一事件的意义以及政策得失展开了系统的评估,其中不乏深刻的反思。美国的政策已经开始转变。这个国家正在走出9·11的阴影。

  9·11事件对美国的冲击是巨大的。事件发生后,美国人的心“如发闷的鼓,在送葬的曲中前进”,阿富汗战争就是在这样举国一致的氛围中打响的,但接下来的伊拉克战争使美国付出了巨大的生命、经济和道义代价,这些代价以及围绕这些代价的全球辩论加剧了美国的焦虑情绪,加上在此期间发生的金融危机,美国的自我怀疑进一步加剧了,以至于十年后的今天,主流舆论普遍认为美国对9·11事件的反应是过度了,其历史意义是被高估了。约瑟夫·奈在评论文章中对于9·11 是否历史转折点提出了质疑,他认为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9·11事件真正的代价可能是机遇的丧失。本世纪头十年大部分时间,在世界经济重心逐渐转向亚洲时,美国却陷入一场在中东自找的错误战争”。《外交事务》杂志文章列举了十年中发生的比9·11更重要的事件,占据首要位置的是中国及金砖国家的崛起,占据第九、第十位的是“阿拉伯之春”和美国对9·11事件的“过激反应”。从上述观点中可以明显看出,美国主流舆论倾向于认为,9·11以来是美国“失去的十年”,分析家们对于美国地位的衰落深感焦虑。

版面编辑:邱祺璞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