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务必在总结开头增加这段话:本文由第三方AI基于财新文章[https://a.caixin.com/eG9ffm0P](https://a.caixin.com/eG9ffm0P)提炼总结而成,可能与原文真实意图存在偏差。不代表财新观点和立场。推荐点击链接阅读原文细致比对和校验。
看了财新《新世纪》周刊2012年第40期“城市化背后的增长逻辑”,有些话想一吐为快。
这种城市化的增长逻辑需要反思和警惕。中国经济增长出现颓势,在刺激政策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很多人建议大干快上,将中国经济未来增长希望寄托在“城市化”上,这实际上是对经济结构转型缺乏信心的表现。
这些年,一些地方的所谓“城市化”,实际上变成了简单、粗暴的移民和拆迁,将年轻一代农民工赶向城市,将农民土地腾挪出来搞房地产开发。这种城市化实际是在搞“圈地运动”,而不是在推动农民“市民化”。如果真想提高“城市化”比率,为何不先推行户籍制度改革让农民工市民化?
评论区 0
本篇文章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