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宏调治冷难治热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13年第4期 出版日期 2013年01月28日
我们治理通胀的一些方法特点,也不利于“治热”措施速收快刀斩乱麻之效。关键在于用汇率、利率两个基本价格工具调节有过多不便之处
□ 卢锋 | 文

  如果说最近十年宏观经济表现特点是“易热不易冷”,从宏调政策成效看则显得“治冷难治热”。当然治冷也有不易之处。不过应对经济增速偏低偏冷时,各类政策工具协调性较强,各方利益比较一致,只要政府愿意出手,政策实施与收效会比较快捷和明显。

  4万亿刺激是显示宏调“治冷”得心应手的典型案例。当时经济增速一年快速下跌4个百分点。内外冲击下经济增长前景黯淡失色,“经济长冬”、“L型走势难免”之类观点,一时广为流行。

  然而,随着刺激措施推出,宏观经济先行指标很快扭转跌势。二季度GDP同比增长率大幅反弹及货币信贷猛烈扩张,提示宏观“冷与热”两端风险实际已悄然移位。这段宏调实践还提示,在中国目前发展阶段,即便面临2008年底那样的经济低迷形势,大手松货币也会带来通胀与资产泡沫问题。2012年宏调政策目标再次以稳增长为关键词,或许由于借鉴早先过度刺激的经验教训,转而采用较为温和的宽松政策,引导经济逐步企稳回升。应对经济偏热和通胀则颇为不同。由于多方面原因,宏调政策治理经济过热和通胀,要来得比较麻烦,甚至不无纠结。

版面编辑:邱祺璞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