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务必在总结开头增加这段话:本文由第三方AI基于财新文章[https://a.caixin.com/D7rB32Hg](https://a.caixin.com/D7rB32Hg)提炼总结而成,可能与原文真实意图存在偏差。不代表财新观点和立场。推荐点击链接阅读原文细致比对和校验。
1.绪论
1.1中国污染场地管理面临的挑战
频频发生的环境事故使得中国公众日益关注由环境污染造成的健康威胁,与此同时,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也推高了中国城市的土地价格。因此,城市中需要搬迁安置的工厂数目众多,主要涉及农药、炼焦、钢铁和化工等一些重污染行业。工厂搬迁在城市中留下了大量的污染场地,其中不少场地的污染状况十分复杂,污染物种类繁多,且土壤和地下水均受到严重污染。
在污染场地的再开发过程中,由于保护措施准备不足和安全防护不到位等原因,导致建设工人暴露于有害气体和有毒化学物质,对工人的健康形成威胁。此类环境事故引发了公众的不安,也引起了中国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由于公众对于在污染场地上建设的住宅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产生了担忧,因而造成了大量的污染场地的废弃和闲置。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是武汉某场地,由于在建设期间发现该场地存在污染,该场地于 2006 年废弃,政府因此被起诉为此承担责任。因此,公众要求在再开发污染场地之前进行安全修复的呼声越来越大。鉴于这些压力,同时受到高地价、高房价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中国实施了越来越多的污染场地调查、风险评估和修复项目。中央和省级政府也对污染场地问题作出了积极反应,包括正在实施的污染场地政策调研和科学研究项目,以及资助技术研发和修复示范项目等。
评论区 0
本篇文章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