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杂志 > 钩沉 > 实务 > 交易者说 > 正文

全球通胀与全球治理

2008年07月07日 11:16 来源于 caijing
正在发生的通胀现象,是经济全球化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球通胀。全球央行需在货币政策上高度协作,以最终解决困局;中国则应首先理顺价格信号

  在短短几个月里,通胀这个在过去十几年已经被淡忘的“坏孩子”,一下子从房间的角落冲到了中央。
  全球通胀率飞速从2007年1月的2.4%上涨到2008年4月的4.4%。更令人担忧的是新兴市场,这个历来被认为是全球通缩力量的发源地,正在经历着更为严重的通胀问题。MSCI新兴市场指数成员的25个国家的平均通胀率,已经从2007年1月的3.4%上升到2008年4月的6.4%,而这25个国家里已经有9个国家的通胀率冲过了10%的消费者心理防线。实体货物和商品的囤积和投机尾随而至。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已经出现了因通胀引起的骚乱。不能不说是警笛已响。
  这次通胀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它是经济全球化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球通胀。传统经济学课本上的很多关于通胀的说教开始看上去不灵了。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很多十几年没尝过通胀苦头的经济学家们祭出了“结构性通胀”的法宝,把通胀归咎于某一类商品价格短期内的供需失衡,原油、大宗商品和农产品自然是首选,并认为,随着这些产品供需的迅速再调整,通胀自然会消失。
  然而,现实的发展却和“结构性通胀”理论背道而驰。实际上,从2004年初开始,能源和商品价格就一直在上涨,原油上涨了240%,铁矿石上涨了170%,就连谷物也涨了150%。为什么通胀偏偏在这个时候找上门呢?又有人提出自然灾害对供给的破坏来解释。然而,雪灾和地震对物流和农业的打击都是区域性和暂时性的。
  通胀并无结构性之说。长时间的通胀,货币供应过剩必然是源头,这个基本道理始终未变。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很多因果关系是跨境的,我们把全世界当成一个国家来看,很多问题就一目了然了。

版面编辑:运维组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