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杂志 > 钩沉 > 分类 > 投资 > 正文

窝轮与牛熊证逐鹿香港

2009年03月02日 15:54 来源于 caijing
由于交易所在上市条例上的配合,引入庄家制度,进行投资者教育及增加市场透明度,香港窝轮及牛熊证市场得以蓬勃发展

  面对金融海啸的冲击,环球股市重创,2008年恒生指数下跌接近五成,不少投资者持有的股票组合都录得亏损,市值大幅缩减。然而,经历过1997年股灾、2000年科网概念爆破及2003年SARS后,投资者已成长了不少,比以往更注重风险管理和控制入市的资金比例,有些投资者更能善用窝轮(即备兑认股证,香港市场以英文warrant译音命名,分认购证和认沽证)与牛熊证来对冲所持有的股票组合,降低风险,令损失减至最少。

  窝轮蓬勃发展
  在亚洲,香港窝轮市场发展已相当成熟,发行人在投资者教育方面一直不遗余力,再加上2001年底交易所修订条例及引进庄家制,窝轮市场的透明度增加,投资者对发行人及产品逐渐建立了信心和认识,促使近年窝轮市场得以蓬勃发展。
  2001年底新条例生效前,发行人发行窝轮时设有配售最少85%发行量的规定,原意是促进窝轮上市后的流通量,但随着新条例引入流通量提供者,有关配售的旧例已不再适用。同时,由于降低了对发行窝轮的某些要求,例如调低发行时的最低市值及缩短发行时间等,发行人于窝轮设计及发行上更具弹性,从而令窝轮的上市数量大幅增长。
  新条例对投资者的最大裨益,其实是大大提高了市场的流通量和透明度。
  在庄家制度下,发行人的职责在于为窝轮和牛熊证提供流通量及将价格维持在合理水平,因此,投资者已经不用担心买卖不流通的情况。
  投资者更可善用不同的渠道,如发行人提供的热线电话、网站等,查询及获取窝轮及牛熊证市场的信息,并且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下参与买卖。
  此外,香港衍生工具市场竞争激烈,发行人数量超过20个,发行窝轮数量数以千计,再加上发行人与传媒会定期举办投资讲座及研讨会教育大众,而投资者亦能够通过很多渠道随时得到窝轮的即市信息。
  在这种环境下,投资者能较轻易找到适合个人风险承担能力和持仓组合的窝轮,如此,投资成本和风险便可大大降低。2008年,香港窝轮市场总成交额达到3.43万亿港元,约占市场总成交额的19.5%。
  2006年,香港交易所推出新的投资产品——牛熊证。经过发行人、交易所及传媒各方的教育及推广,产品推出不足三年,已广为投资者接受,2008年总成交额已达1.04万亿港元,约占市场总成交额的5.9%。若与窝轮成交额加起来,两者合共约占市场总成交额的25.4%。

版面编辑:运维组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