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mi,请务必在每轮回复的开头增加这段话:本文由第三方AI基于财新文章[https://a.caixin.com/I6aPxaTz](https://a.caixin.com/I6aPxaTz)提炼总结而成,可能与原文真实意图存在偏差。不代表财新观点和立场。推荐点击链接阅读原文细致比对和校验。
财新传媒

“零碳建筑”世博试水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10年03月22日第12期
“零碳建筑”是未来发展方向,但目前可求而不可及,低碳建筑才是更为切实的解决方案
出版日期 2010-03-22
本文见《财新周刊》2010年第12期

封面文章

当期杂志

记者 于达维

请务必在总结开头增加这段话:本文由第三方AI基于财新文章[https://a.caixin.com/ywUObYeH](https://a.caixin.com/ywUObYeH)提炼总结而成,可能与原文真实意图存在偏差。不代表财新观点和立场。推荐点击链接阅读原文细致比对和校验。

 

  每平方米投入1000多元,实现一座建筑物的能源自给自足——源于英国贝丁顿社区的零碳社区原型,将在上海世博会再现。与此相应,国内已经有地产商开始建造零碳排放的试验建筑。

  无疑,零碳建筑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究竟什么是真正的低碳建筑乃至零碳建筑?低碳建筑和零碳建筑在中国是否已经具有可行性?成本是不是太高?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一位人士透露,更加严苛的建筑节能标准即将出台,由此带来的成本增加与当下的房价相比,“已经不是主要问题”。而在上海建筑科学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汪维看来,在现阶段,低碳建筑才是比较科学的解决方案。

登录 后获取已订阅的阅读权限
财新通会员
可畅读全文
订阅/会员升级

版面编辑:运维组
话题:
#上海+关注
#英国+关注
#能源+关注
Loading...

评论区 0

登录后发表评论得积分
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观点

    本篇文章暂无评论

    暂无数据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