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盯住美元原本是金融危机以来的“非常之策”。自2008年7月开始,中国汇改步伐暂停,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停留在6.82元-6.84元的窄幅区间波动。
中国进出口银行首席国家风险分析师赵昌会认为,此举主要为保持货币币值。当时中国股市、房市都出现了下滑,在此情况下,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式,是与对本币来讲最具有决定价值的,或者加权平均数最高的货币挂钩。
……
3月8日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开始对所属企业进行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的评估。尽管该协会副会长高勇称这是他们“长期、正常的工作”,但这仍显示了劳动密集型行业对汇率动向之敏感。一周前,本刊记者参加了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召集的媒体座谈会,商会负责人及企业代表均呼吁人民币汇率要稳定。
……
![]() 出口部门不仅对经济增长贡献巨大,而且承载着大量就业。这也给汇率政策带来相当大的掣肘。 |
![]() 外界要求人民币升值的一个原因是,中国存在巨额贸易顺差。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宋泓认为,即便人民币升值,这一问题也解决不了。 |
![]() 人民币升值的另一个担忧是,外汇储备可能出现大幅缩水。截至2009年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为23992亿美元,2009年全年共增加4531亿美元。中国外汇储备的不断积累,给后危机时代储备管理带来更多新问题。 |
人民币升值将多大程度上催生资产泡沫?
这是近期讨论人民币升值中最受关注的一个话题。
今年以来,中国实体经济进一步回暖——上周刚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速创三年高位、通胀继续上行、消费强劲增长。人民币升值预期持续发酵,“升值受益概念”成为投行投资策略中时常提及的主题。
不过,与上次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时相比,现今的资产市场已明显不同。
四年多以前,人民币汇改启动,恰与中国股市前所未有的大牛市的起始,在时间上高度重合。股市上证综指从约1000点起步,伴随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缓步升值,股指在多重因素推动下一路攀至2007年10月的6124点。同期,一线城市房地产价格则从较低水平快速上升,直至金融危机中的2009年方才止步。
……
如果仅仅从表观经济现象看,中国当前和日本当初的情况十分相像:同样是本币面临着巨大的升值压力,同样是国内房地产价格飞速上涨。那么,曾令无数日本人为之扼腕长叹的“失落十年”是否会在中国重现?我的答案是,及时正确的政策调整将避免重蹈日本覆辙。
日本的最大教训在于,由于失去主动性,遇到很艰难的政策选择,升值和加息没有能同步配合进行,最终导致泡沫的形成和破灭。
1985年9月,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英国等五个发达国家的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五国政府决定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实现有序贬值。这就是后来所说的“广场协议”(Plaza Accord)。
“广场协议”后,日元的升值受到西方的钳制,在短短两年半时间中,迅速升值了近1倍。对于经济强烈依赖出口的日本来说,日元的升值导致国内经济面临大幅下滑风险。当时日本政府不得不将精力更多地投放到刺激内需上,他们选择的方式是——减息。结果是,在日元迅速升值不到两年时间里,日本央行将利率从1985年的5%降至1987年3月以后的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