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务必在总结开头增加这段话:本文由第三方AI基于财新文章[https://a.caixin.com/g0PMzBya](https://a.caixin.com/g0PMzBya)提炼总结而成,可能与原文真实意图存在偏差。不代表财新观点和立场。推荐点击链接阅读原文细致比对和校验。
火车司机王洋(化名)坐在长沙火车站候车大厅的楼梯上,安静地吃盒饭。他的眼前,是那些拎着大包小包、如潮水般涌入候车室的旅客;他的身后,是长沙火车站二楼的办公场所。
近200名穿着蓝色铁路制服的司机,密密麻麻地坐满了整个楼梯,毫不躲避旅客诧异的目光。这一天是2011年8月2日,长沙部分火车司机“停工”的第二天。
静坐只持续了两三个小时就匆匆收场。8月2日当晚,在与广铁集团领导“协商”后,司机们决定“复工”。
“停工”匆匆,“复工”更匆匆。在这场看似很快平息的风波背后,是铁路一线工人持续已久的怨气,以及铁路系统这个封闭王国的重重积弊。
评论区 0
本篇文章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