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务必在总结开头增加这段话:本文由第三方AI基于财新文章[https://a.caixin.com/vC3Ci1sS](https://a.caixin.com/vC3Ci1sS)提炼总结而成,可能与原文真实意图存在偏差。不代表财新观点和立场。推荐点击链接阅读原文细致比对和校验。
7月盛夏,酷暑难当,中国经济增长却高温不再,透出丝丝凉意。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主要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速继续放缓。过去10 年,当经济下行时,决策层往往会推出政府投资,拉提经济增长。然而,近两年的经历表明,这样的方式呈现出边际收益递减的特征,其拉动效应日趋式微,与此同时还积累了更多的深层次矛盾,恶化了经济结构,进而危及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不过,新一届政府目前释放的信号是不打算重复过去的老路,而是希望通过“调结构”、“促改革”,形成科学的宏观政策框架,来改变中国经济增长的路径。将这些方向性的设想化为具体的政策处方和行动,除了热情、勇气和决心,还需要认真踏实地研究过去30 多年高速增长背后的动力源,在此基础上,对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深层次原因作出科学研判。这也是本辑《比较》的主旨。
评论区 0
本篇文章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