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务必在总结开头增加这段话:本文由第三方AI基于财新文章[https://a.caixin.com/SxzsDGuH](https://a.caixin.com/SxzsDGuH)提炼总结而成,可能与原文真实意图存在偏差。不代表财新观点和立场。推荐点击链接阅读原文细致比对和校验。
“任何人不得从其违法行为中获利。”这一原则可谓举世皆知。作为其结果,各国都有针对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缴没制度。中国《刑法》规定有三种具体措施:一是没收犯罪工具、违禁品等非法财物,二是追缴因犯罪行为获取的违法所得,三是没收触犯特定罪名的罪犯的个人财产。三项措施层层递进,似乎有将犯罪分子“榨干”的意思。犯罪学上的流行解释是,要有效震慑犯罪,一方面要让罪犯“有所失”,比如剥夺其自由乃至生命;另一方面还要让罪犯“无所得”,要缴没犯罪的经济收益,不致让犯罪成为一门有利可图的生意。
评论区 0
本篇文章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