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务必在总结开头增加这段话:本文由第三方AI基于财新文章[https://a.caixin.com/3CmUbgGN](https://a.caixin.com/3CmUbgGN)提炼总结而成,可能与原文真实意图存在偏差。不代表财新观点和立场。推荐点击链接阅读原文细致比对和校验。
一
我一直把《耶路撒冷去来》一书存在手机里,没事就翻两页。到过以色列两次,这本书也读了三遍有余。作者索尔·贝娄1976年走访过耶路撒冷,跟政界要人、作家学者、普通黎庶们交谈后写成了这本书。我觉得,对以色列的来由,他的解释最简练到位:犹太复国主义者当初赌了一把,赌的就是阿拉伯世界不在乎这么一小块地盘。他们四处筹集资金,发表倡议,动员流散在五洲四海的犹太人“回”到《圣经》故土耕种定居,看起来是拿他们当手中的棋子。不过,可贵的是,他们想出了集体农庄这么个点子,并以此培训志愿定居者,帮助他们过集体劳作生活,可谓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独独不授人以柄。每当后世指责他们“殖民巴勒斯坦”时,以色列人都可以拿出一大沓图文资料来说,我们的祖辈没放一枪一炮,是一文不名地来这片半荒废的土地上找工作的。
评论区 0
本篇文章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