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务必在总结开头增加这段话:本文由第三方AI基于财新文章[https://a.caixin.com/464xbFcK](https://a.caixin.com/464xbFcK)提炼总结而成,可能与原文真实意图存在偏差。不代表财新观点和立场。推荐点击链接阅读原文细致比对和校验。
另类等级感
想象中新加坡的政治圈,应当是个很讲等级的地方。后来觉得不然。
这些年采访过新加坡的几位部长,采访过李光耀和吴作栋,感觉都是相当平易。不独其人平易,主要是观察他们与周围人的关系,也是平易。
这回是在职总理,从2004年算,李显龙出任总理已有十年。
采访的前一晚,我有机会出席有新加坡政要们参加的一个春节晚宴,类似于中国的官方“团拜会”,惟放在大年初五。晚宴由一个私人俱乐部组织,300多人参加,就在一家普通酒店的大餐厅举行。开餐前两三百人就聚在门前了,多数当地人穿印尼式的花衬衣,按传统习俗算是很隆重的服装,大家三三五五交谈。熟人们为我一一介绍,原来都是部长们、副总理们、行长们,当然也有教授们,等等。
14年的文章,评论都是今年的
贸易从来不是纯粹的贸易。贸易也是谁是你的朋友、谁是你的盟友的一种表达方式。
蔡教授说的很准,新加坡也一直面临挑战,维系平衡和稳定不易,看下一届政府如何处理
够胆量
很多时候,旧采访比新报道更有价值
看了财新重发这篇2014年的文章,感慨良多。对财新记者(似乎就是胡舒立女士本人?)诸如“新型大国关系”等未来走势的问题,李显龙总理的回答基本都是“不能定论,希望更好。”八年后的现实世界里,却是越来越差。现在的氛围,似乎也不太可能再去问李显龙总理类似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