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务必在总结开头增加这段话:本文由第三方AI基于财新文章[https://a.caixin.com/OEovS7dV](https://a.caixin.com/OEovS7dV)提炼总结而成,可能与原文真实意图存在偏差。不代表财新观点和立场。推荐点击链接阅读原文细致比对和校验。
近来频频有消息称,中国富豪掷“千金”购买法国古堡。每与友人谈及此,他们都惊叹于法国文物市场的开放,政府竟能容忍外国人持有其历史建筑。我倒认为,这个问题不在于法国有多开放,而是中国的文物市场究竟有多闭塞。
去年9月,世界著名拍卖行佳士得在上海举行了在中国的首场拍卖,但只能从事除文物之外的一般艺术品拍卖。原本盛传上海自贸区将取消外资不能涉足文物的限制,最终只是外资拍卖行的“南柯一梦”。
中国对文物出境实行许可和申报制度。2001年与2013年,国家文物局分别出台限令,禁止1949年后已故著名书画家的作品出境,或原则上不准出境,或代表作不准出境。更令人惊诧的是,《文物保护法》还玩了一把“文物限购”:国家禁止出境的文物,不得转让、出租、质押给外国人。
评论区 0
本篇文章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