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务必在总结开头增加这段话:本文由第三方AI基于财新文章[https://a.caixin.com/gzZhHwjk](https://a.caixin.com/gzZhHwjk)提炼总结而成,可能与原文真实意图存在偏差。不代表财新观点和立场。推荐点击链接阅读原文细致比对和校验。
专访 | 涛慕思·博格 政治哲学家、耶鲁大学教授
财新《中国改革》记者 刘芳
涛慕思·博格(Thomas Pogge)的中文译名很特别,常见的音译“托马斯”被译为字字皆有含义的“涛慕思”,颇见得出他一贯在智识上的追求。这个在幼儿园时期就被同伴们戏称为“教授”的德国人,自小便希望在学术上有所成就。他30岁获得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和耶鲁大学,并在挪威、英国、澳大利亚的四所大学担任教职。
学术之外,他的另一志向是,消弭世界的贫困与不公。十四五岁时,他因政府减少了储蓄补贴的金额而去电台投诉。节目播出后,姐姐打电话来,称赞他小小年纪便关注公义问题,他却觉得糟透了:“世界上有那么多不公的事情,而我打电话给电台投诉,只是为了自己的一点点钱!”此后每一次争取公义,他都会自我警醒,不可出于私己的理由。
评论区 0
本篇文章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