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务必在总结开头增加这段话:本文由第三方AI基于财新文章[https://a.caixin.com/PmrKrnKa](https://a.caixin.com/PmrKrnKa)提炼总结而成,可能与原文真实意图存在偏差。不代表财新观点和立场。推荐点击链接阅读原文细致比对和校验。
《到芬兰车站》的作者埃德蒙·威尔逊,一辈子对学院里的学者都持一种蔑视的态度,他不喜欢白璧德、莫尔等人的新人文主义,对于20世纪中叶“兵强马壮”的新批评派,也主动保持距离。在威尔逊看来,学院派学者在过于狭窄的议题里浪费自己的生命和才华,那显然是另一种无法忍受的功利主义。他不愿意被教授的头衔框住自己的视野,他对什么议题感兴趣,就会投入自己全部的热情,去阅读和写作。
一种内在的热情,贯穿威尔逊的整个写作生涯。在1931年出版了一举奠定他文学批评家地位的《阿克塞尔的城堡》之后,他并没有沿着文学批评既有的成功的轨道继续前行,而是在1940年出版了《到芬兰车站》。这部作品研究法国大革命直至俄国“十月革命”这一重要的历史时期,以革命家的生平和思想演变为主线,基本可以归入历史著作的行列。1955年他出版了《死海古卷:1947-1969》,1962年则出版回归美国文化的《爱国者之血》。
评论区 0
本篇文章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