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周刊总第438期 2月21日出版
本文来源于《新世纪》周刊 2011年第7期 出版日期:2011-02-21
封面报道 Cover Story
- “两房”祛魅
- 美国房利美和房地美命运确定,路径待定;中国持有的4500亿美元债券有无损失?发生在哪里?

财新观察Editorial
- 再议镉米杀机
- “无可奈何”“无足轻重”“无动于衷”,都不是对待镉米应有的态度
论衡Op-Ed
时事Current Affairs
- 中东燎原
- 财新《新世纪》特派伦敦记者 张翃 特约记者 倪伟峰
- 突尼斯和埃及的故事,能否在其他中东北非国家重演?
- “凯尔特虎”落平阳
- 财新《新世纪》特派伦敦记者 张翃
- 爱尔兰没有逃出经济高速增长国家普遍经历的房产泡沫“魔咒”
经济Economy
- 美国超预期复苏
- 财新《新世纪》记者 张环宇
- 在美国经济复苏的道路上,仍可能出现意外惊喜,其货币和财政政策正步入“观察期”,新兴市场则不得不面对余波袭来
- 限购、预期与房价
- 黄益平
- 住房限购政策堪比户口制度重生,很难改变长期的价格预期,但确实提高了短期价格暴跌的可能性
- 资本管制的复归
- 让·皮萨尼-费里
- 当前,应承认各国有权引入资本管制,但这种管制也要接受国际监管
金融Finance
- 国债投标舞弊案
- 财新《新世纪》记者 张宇哲
- 国债招投标在市场化运作多年后,因财政部张锐案发,才爆出其中既有猫腻,也有硕鼠
- 中行回归常态
- 财新《新世纪》记者 凌华薇 冯哲
- 中行行长李礼辉说,“像2009年那样的情况,是特殊阶段的一个历史发展机遇”
- 华尔街内幕交易清肃风暴
- 财新《新世纪》特派纽约记者 沈乎
- 对冲基金和专家网络公司的灰色交易曝光,窃听和污点证人手段的使用,促成有史以来美国SEC针对对冲基金最大也是最成功的一次内幕交易调查
- 中国货币发行量之谜
- 叶翔
- 中国M2畸高的秘密何在?如何才能实现M2理想的增长目标?
商业Business
- 中石油伊拉克历险记
- 财新《新世纪》记者 陈竹
- 在西方世界眼中,中石油更像是既有国际石油秩序的搅局者。中石油不再看西方眼色,现在它不仅是伊拉克最大的外国石油公司,也间接促成了游戏规则的更改
- 石油铁娘子
- 财新《新世纪》记者 陈竹
- “Madam Wang”是个性复杂的人物——强势时胜于男性,尖锐时胜于西人,温柔时又充满母性
- 从乞讨现象看社会进步
- 谢文
民生Society
- 中西部争抢农民工
- 财新《新世纪》记者 张艳玲 周琼 特派台北记者 唐家婕
- 农民工向中西部回流已成趋势。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方是破解“民工荒”长远之策
法治Law
- 茂名官场震荡
- 财新《新世纪》记者 贺信
- 腐败主体正由个体向群体演化,盘根错节的茂名官场无疑是这一现象的现实注脚
- 厅长洗冤录
- 财新《新世纪》记者 刘长
- 原湖南省物资厅厅长谭照华蒙冤入狱,十年申诉才得改判无罪。一个厅官申冤尚且如此艰难,更何况平民?
- 法眼 | 法律体系有成,司法独立待行
- 季卫东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能否完善和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执法者和司法者裁量权的有效监控,关键是围绕司法独立原则的机制设计和技术操作
- 中国宣布“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 财新《新世纪》记者 叶逗逗
环境Planet
- 镉米冲击波
- 财新《新世纪》记者 宫靖 张艳玲 见习记者 崔筝
- 专家呼吁,重金属污染导致的健康危机将继续出现,有关部门应早做准备
- 台湾如何应对镉米
- 财新《新世纪》特派台北记者 唐家婕
- 台湾农业部门官员表示,岛内土壤污染管控推行多年,近年来未再传出镉污染消息
科技Sci-Tech
- “国家科技进步奖”撤销背后
- 财新《新世纪》见习记者 任姣洁 董淼
- 六位举报人与造假者并校方交锋三年,借助博客平台和媒体报道,终于赢得有限“胜利”
列传Profile
- 穆巴拉克时代终结
- 财新《新世纪》记者 林倩娅 实习记者 杨璐
- 他希望有生之年都担任埃及总统,但30年的稳定已经变质,穆氏政府在18天的民众抗议声中垮塌
资产Assets
- 对冲基金蹒跚起步
- 财新《新世纪》记者 范军利
- 国泰君安、第一创业证券首推对冲基金大门,会否开启A股潘多拉魔盒?
- 投资的资格
- 简直
- 对投资资格的限制,会经常登上财经新闻的头条,是因为能投资的人毕竟都是幸福的,哪怕投资的资格被限制了
开卷First Page
- 回溯
- 数语
- 前瞻 | 奥斯卡又见颁奖 两热门各领风骚
- 财新《新世纪》实习记者 灵子
- 预析
- 国风 | 达沃斯的冷
- 财新《新世纪》记者 黄山 李增新
- 国风 | 关于鞋的一切
- 财新《新世纪》记者 李昕
- 语录
- 剪影
- 漫画 | 公然歧视
- 漫画 丁华勇 配文 邱锴俊
- 编辑絮语 | 斯土斯民
- 张进
- 编读 | 封面回声
- 编读 | 答疑
- 编读 | 辩论:埃及的稳定优于台湾的“乱象”?
- 本刊摄影记者牛光作品获荷赛大奖
文化Culture
- 读书 | 地狱里的天堂景象——黄燎原及其《烂生活》
- 贾新栩
- 读书 | 我们都是江湖水
- 黄燎原
- 他们对莫斯科、华沙、布达佩斯、布拉格、哈瓦那的向往,远远超过了对西方的兴趣
- 专栏 | “虎妈妈”的战歌唱给谁听?
- 刘擎
- 在应试教育已经处于暴政地位的中国,若要套用虎妈妈的秘诀药方,可能无异于自服毒药
- 专栏 | 酒色之间
- 狗子
- 我之所以认为酒鬼相对可爱,是因为他们实际不是在玩而是在毁
- 艺术 | 不在现场的行为艺术
- 黄锐
- 逝者 | 施雅风
- 周玉凤
- 冰川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9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