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Editor's Note
- 远虑与近忧
- 王烁 财新传媒主编
大势Trends
- 最重要的问题
- 应努力实现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双向自由流动
- 郭树清 中国证监会主席
- 管理全球资本流动
- 发达国家需要采取果断措施预防即将发生的危机,新兴经济体必须采取有力措施预防未来可能发生的危机
- 朱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
- 欧洲出路
- 采取决定性行动的政治力量正在加强
- 贾格 荷兰财政部长
- 严守财务纪律
- 回归最基本的市场经济原则,就是要有严格的财务纪律,包括财政纪律、货币纪律和金融纪律
- 钱颖一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 投资海外的挑战
-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着外国监管的挑战、经验缺乏的挑战、投资者心态不成熟的挑战、人才机制的挑战
- 高西庆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
- 以周期论改革
- 处在2012年经济周期与政治周期体认中的国家领导集团与普通公民,需要真正有效的改革突破,以凝聚人心,维持国家认同,支持社会发展
- 任剑涛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 严峻的选择
- 两条前途摆在面前,一条是政治文明下法治的市场经济的道路,一条是权贵私有化的道路
- 吴敬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 前瞻2012
经济Economy
- 对话 | 全世界工业化将至
- 大量发展中国家进入工业化机遇期
- 林毅夫 世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
- GDP | 2012潜在增速高于2011
- 如果未来的总需求平稳增长,2012年四季度的GDP同比增长率是9.2%左右
- 宋国青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 政策 | 二进制调控
- 股市表现与经济情况脱节的原因是2008年以来的货币/信贷刺激——代价直接由银行间接由投资者付出
- 哈继铭 高盛投资管理部中国副主席
- 财政 | 启动长期改革
- 利用目前充裕的财政状况提供的政策调整空间,解决困扰中国财政体系的根本问题
- 黄佩华 牛津大学教授
- 税政 | 减税为重
- 减税重点在增值税,而增值税扩围试点既隐含减税效应,更将倒推分税制财政体制调整
- 高培勇 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
- 税政 | 房产税先行
- 以房产税为先声打造中国财产税制度
- 贾康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 投资 | 优化资金配置是关键
- 中国经济的高投资与高储蓄率基本对应。主要风险存在于资本结构和资金配置格局
- 李扬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 宏观 | 三大转折
- 新兴市场增长放缓;中国转向通缩;人民币升值进入转折期
- 陆磊 广东金融学院代院长
- 改革 | 十大任务
-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十个重要领域或关键环节
- 孔泾源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司长
- 主权债 | 谁解危机?
- 债务人的选择并不多:外部债务需要提高国内储蓄率或降低投资,财政性债务需要平衡收支或通胀,否则只有违约
- 约翰·钱伯斯 标准普尔主权评级委员会主席
- 美国 | 财赤袭人
- 短期中要刺激美国经济总内需,长期中要降低公共债务,这两者现在冲突得厉害
- 理查德·库珀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前波士顿联储主席
- 欧洲 | 重建之年?
- 欧洲正在试探对于主权的新理解
- 斯威伯达 波兰欧洲战略中心主席
- 日本 | 失去20年的启示
- 日本的教训是:不良债权处理过晚;财政政策有误;货币政策不当
- 伊藤隆敏 日本东京大学经济学教授
- 新兴经济 | 能否不减速?
- 十年之后,希望我们不会回过头来说“未来留在了过去”
- 伊恩·斯科特 牛津大学教授、新兴经济论坛执行主任
- 新秩序 | 升级国际架构
- 强化现有国际机构、整合G20与现有机构架构,并建立对多边组织的监督机构
- 詹姆士·波顿 经济历史学家
- 开放 | 中国想要什么样的市场经济?
- 希望中国能以十年前入世的同样决心和信心来加入政府采购协议, 并改革其投资流程
- 孟克文 中国美国商会会长
金融Finance
- 对话 | 应对经济下行期
- 银行业要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要创新,要做好专业基础设施建设,要为利率市场化预做准备
- 刘明康 前中国银监会主席
- 银行 | 大行何不做小微
- 服务小微企业不是“要我做”的问题,而是“我要做”的战略选择
- 姜建清 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
- 证券 | 回归本原
- 回归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本原,回归资本市场配置资源功能的本原,回归资本市场监管的本原
- 张云东 中国证监会深圳证监局局长
- 保险 | 改革资本补充机制
- 在不利的投资环境和增大的偿付能力压力下,保险公司对资本补充的需求尤为强烈和急迫
- 陈文辉 中国保监会副主席
- 投资 | 波动与转向
- 在三大经济体出现明确政策突破之前,市场将极为波动;一旦政策出现重大转向,市场将出现较好机遇
- 缪建民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 PE | 连通两个海平面
- 中国PE从业者有机会创造出引领世界的创新模式
- 赵令欢 弘毅投资总裁
- 美联储 | 货币不是万应药
- 美联储想要自由裁量权而不想要有约束力的规则,但在纯纸币制度下,自由裁量权很容易出岔子
- 詹姆士·多恩 卡托研究所副所长
商业Business
- 地产 | 做下半场赢家
- 最核心的问题是向制造业学习。房地产企业能够学到制造业的一半,就能成功,就足以赢得下半场
- 郁亮 万科总裁
- 互联网 | 更先进 更落后
- 世界的互联网创新将围绕三条主线展开,中国的互联网正在失去前进动力
- 谢文 独立评论员
- 消费 | 继续快跑
- 中国消费者高度依赖品牌,但对品牌并不忠诚
- 马思默 麦肯锡大中华区消费品咨询业务主管
- 电信 | 下一步是产权改革
- 发改委电信反垄断对于电信乃至其他垄断行业的放松管制改革,将会产生重要影响
- 张昕竹 中国社会科学院规制与竞争研究中心研究员
- 石油 | 监管何在
- 维系着集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于一身的石油体系,而不致力建设多元竞争的市场体系,自然也就失去了现代监管的基础
- 陈卫东 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员
- 电力 | 终结煤电顶牛
- 全产业链市场化是解决煤电矛盾的根本出路
- 范必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副司长
- 新能源 | 快慢相对论
- 分布式新能源和智能微电网蓬勃发展,中国该怎样快起来?
- 王骏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
- 新能源 | 瓶颈在垄断
- 大规模电网、大容量机组,与可再生能源的规律不一样,不可能都去建“陆上三峡”
- 石定寰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
- 铁路 | 改革路径猜想
- 铁路政企分开,政府注资,成立区域路网公司——不是理想路径但却可行
- 赵坚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 民航 | 绿色增长
- 设想有朝一日,中国的整个民用机队都将使用中国生物燃料产业提供的燃油
- 安波杰 波音民用飞机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 国企 | 经济活力抑制者
- 中国经济的活力正被国企尤其是央企抑制
- 王兰 独立评论员
- 民企 | 三十而励
- 中国企业完成了从机会导向到战略导向的过渡
- 李东生 TCL集团董事长兼CEO
民生Civil Society
- 政府 | 放弃政府主导型增长
- 政府主导型增长方式不利于发展方式转变,也不是“中国模式”的主要特点
- 迟福林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 土地 | 改革以地谋发展模式
- 让农民成为征地拆迁主体;实现同地同价同权;被征地农民集体保有留用地,纳入城市规划
- 刘守英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
- 劳动力 | 人口红利衰减 改革红利跟上
- 教育、户籍、社保、劳动制度是众多改革选项中“低垂的果子”, 应给予最高优先序,迅速切入
- 蔡昉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
- 教育 | 勿因歧视加剧歧视
- 城市的门户在“治堵”“秩序”“稳定”等各种幌子下逐步关紧,城乡二元歧视正在卷土重来,首先是教育歧视
- 张千帆 北京大学宪法学教授
- 慈善 | 主体意识觉醒
- 从动员慈善迈向现代慈善
- 王振耀 北京师范大学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长
- 两岸 | 防范遽变 增强互信
- 台湾选举可能产生六种结果,对两岸关系可能产生四种影响
- 张五岳 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所长
- 环境 | 小颗粒引发大问题
- 当大气污染防治的战略重点是实现从灰霾到蓝天的改变时,国家大气环境管理的机制需要重大变革
- 邵敏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 气候 | 德班之后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这辆晃晃悠悠的车又回到了大路上
- 亨利·德文特 国际排放权交易协会总裁
中外International
- 对话 | “中美就像双胞胎”
- 在美国,无知和焦虑主导公共讨论;在中国,胜利者心态和民族主义制造问题
- 布热津斯基 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 中英 | 越来越相互依赖
- 相互依赖给了双方开展合作的充分理由
- 威廉·黑格 英国外交大臣
- 中东 | 持续动荡
- 阿拉伯、波斯、突厥和犹太四大民族尚未形成新的力量平衡,地区动荡将长期化
- 殷罡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中东学会副秘书长
- 中欧 | 欧洲的忧虑
- 中国的崛起及其影响力的提升,不仅影响到欧洲在全球格局中的地位,也对欧洲的身份认同构成挑战
- 古斯塔夫·杰拉茨 布鲁塞尔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
- 中国东盟 | 始料不及之变
- 要有战略耐心,对邻国的关注要给予理解,对“友好的抱怨”要宽容——这些做来不易,但还有更好的选择么?
- 张蕴岭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研究学部主任
- 中印 | 龙象斗而不破
- 中印“以经促政”的道路渐近瓶颈,仅靠“接触”已无法解决两国关系的结构性矛盾
- 傅小强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问题专家
- 中日 | 挑战来自国内
- 中日关系面临转圜的重要契机,有望升温
- 杨伯江 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文化Culture
- 对话 | 说十个“我不相信”都不够
- “今天的世界可比当年复杂多了,混乱多了”
- 北岛 诗人,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
- 文学 | 体制外的文学
- 文学创作的前提是,作者从“我”而非“我们”的角度进行观察、思考和描写
- 止庵 周作人、张爱玲研究者
- 电视 | “限娱令”下
- 非娱乐节目会充分娱乐化
- 苗棣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 电影 | 生存在主旋律之下
- 让市场成为中国电影发展的真正推动力
- 吴冠平 《电影艺术》杂志主编
- 艺术 | 博物馆大跃进
- 要多么缺乏创意的人,才能去要求艺术家复制一份名作并以此来象征博物馆“追求原创”的理念?
- 黎静 现代艺术策展人、艺术评论家
- 历史 | 百年中国进与退
- 中国只有政治有办法,其他方面才会有办法
- 马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 社会学 | 流动不可停滞
- “阵痛”说、不得不承受的“代价”说,失去说服力,承担代价的总是同一批人,而获得好处的总是另外同一批人
- 郭于华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 影像 | 返回记忆
- 通过“民间记忆计划”,我们返回村子,走近老人,也返回自己
- 吴文光 纪录片导演
- 文明 | 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 今天西方与中国的两种危机,都表明现代文明处于一种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状态
- 秦晖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